六级士官

- UID
- 6057
- 威望
- 6355
- 东东币
- 6155
- 帖子
- 803
- 积分
- 6155
- 相册
- 0
- 在线时间
- 14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8
- 最后登录
- 2013-2-6
|
本帖最后由 静水潜流 于 2012-10-4 20:37 编辑
作协主席陈泰灸主持、责成副主席于戍贵介绍请来的作家、诗人和导演。撰稿介绍:于戍贵。
摄影 秋涛声
全文摘录如下。
今天,吕瑛、孙且、谢西三位老师,牺牲双节休息时间,停下自己的创作。来这里给我们传授写作知识,这足以看出他们为人的豪爽仗义和对我们肇东文学爱好者们的一片深情厚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三位老师!
三位老师即是我的良师,更是益友。我和陈主席商量举办讲座后,把打算说给他们,他们毫不犹豫,答应无偿来肇东,连车都是孙老师自驾的。
吕瑛老师出身书香门第,令尊是知名版画家吕回眈老先生。
吕瑛老师本人是77届黑龙江大学英语系高材生,81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诗歌、评论写作,成就斐然。我刚爱好文学时,读的最多的就是《北方文学》,《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曲艺》等,记住了吕瑛、陆伟然、刘畅园等一批黑龙江诗人的名字。可以说 ,我是读着吕老师的诗歌长大的。吕老师善于策划,先后创办了《外国小说选刊》、《企业文化》两个杂志。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现在,他除了担任北方文学副主编职务外,自己还开有一家策划公司。每天写作的同时,还要照料80多岁的高堂母亲。吕老师非常刻苦,他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他每天写作是下午、一晚上,清晨睡觉,中午起床后又开始写作。
我认为,他的刻苦精神本身就是我们在座的文学爱好者最好的老师!
今天来这里,打乱了他的作息秩序。吕老师博学多才,学贯中西,为文为学严谨认真。听他的讲课,我们不仅是一次收获,也是一种享受。
孙且老师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先后在《清明》、《北方文学》,《西湖》、《小说林》、《广州文艺》、《福建文学》等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孙老师出版了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洋铁皮盖儿的房子》,小说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全景式描写了文革期间,哈尔滨城市的风俗民俗,人生百态,历史变迁,人心所向 ……我认真读过两遍,爱不释手,感觉每个人物都在自己身边,每件事情都是自己经历的一样。我自认为这是一部《呼兰河传》式的作品 。由此,奠定了孙老师在黑龙江文坛的坚实地位,被省文学院选送至我国文学界的最高学府——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他的作品也被一家公司看中,正在商榷改编成电影剧本。
这次短暂的假日,孙老师能来给我们讲课,把自己对文学的感知,特别是把自己在鲁艺学习的感悟讲给我们,让我们一同分享,这是我们的不可多得的财富。
谢西老师是哈尔滨话剧院年轻有为的导演,毕业我国戏剧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要作品有《完美生活》、《21克拉》等多部作品。
谢老师为了与我们座谈而放弃休息,前来这里出席这个座谈会,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几位老师有着共同的品质,做人真诚谦逊,和蔼可亲,做事低调认真,他们一再对我说不要搞什么讲课,大家围坐一起,促膝交谈,相互交流、沟通、学习。
我们大家有创作方面的问题、困惑,可以适时、适度提问。畅所欲言。
请几位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读书写作,深入浅出的讲讲自己的宝贵经验,这不该叫抛砖引玉,应该叫抛玉引玉,通过今天的课堂,一定能起到引导、点化、鼓舞、激励我们立志写作,锲而不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作用。使我们肇东大地再走出若干名类似丁国成、赵淑霞、鲍十,李景宽、刘畅园,还有咱们陈泰灸主席一样的知名作家。让我们踩着三位老师的肩膀,成就自己的辉煌!
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都能把握好这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讲,虚心求教。把几位老师的真知灼见转化成自己的写作财富。
在几位老师开讲前,请大家把手机放置静音,以便不打扰老师的讲课。下面我们用掌声欢迎老师们为我们讲课。
摄影 秋涛声 |
|